池州殺蟲公司分享玉米雙斑螢葉甲
雙斑螢葉甲是危害玉米田的一種新型害蟲,成蟲可飛,具有突發性、群聚性,并具有很強的遷飛性和趨嫩性。它還危害棉花、高粱、谷子、豆類、土豆、蔬菜和向日葵等多種作物。
池州殺蟲
玉米雙斑螢葉甲的形態特征。
成年后卵圓形,棕褐色,有光澤。身體長度3.6-4.8毫米。頭部、胸部紅褐色,觸角呈灰褐色。鞘翅基部黑色,每鞘翅基部有淺黃斑,四周為黑色,鞘翅的末端部分呈黃色。胸腹面黑色,腹面黃褐色,體毛白色。幼蟲體長6~8毫米,白色至黃白色,11節,頭及臀板褐色,前胸及背板褐色,具三對胸足,體表有成對排列的無明顯毛瘤。
玉米雙斑螢葉甲為害特點。
1、成蟲危害群集,主要危害玉米葉片,成蟲取食葉肉,殘存不規則的白色網狀斑點和孔洞,嚴重影響光照和作用,8月,咬食玉米雌穗花絲,影響授粉。還可取食灌漿期種子,引起穗腐病。損害嚴重時會導致大面積減產,甚至絕收。
2、成蟲在進入農田后呈現點狀危害,達到危害高峰時即向外擴散,遷入鄰近農田造成危害。
3、蟲體對光、溫度的強弱比較敏感,當中午光線強,溫度高時,在農田里活動活躍,飛行能力強,取食葉片量大,早晨至晚上光線弱,溫度低時飛行能力差,常躲在葉背棲息。
玉米雙斑螢葉甲綜合防治措施研究。
1、農業防治。
秋耕冬灌;清除田間雜草,尤其是稗草,減少雙斑螢葉甲越冬寄主植物,減少越冬基數;合理施肥,提高植株抗逆性;對點片發生的地塊,在早晚進行人工捕捉,降低基數;對雙斑螢葉甲危害重及防治后的農田及時補水、補肥;
2、生物防治。
耕地邊種植生態帶(小麥、苜蓿)是以草為害的,以害養益,引益于田,以益控害。正確使用農藥,保護天敵。螢葉甲的天敵以瓢蟲、蜘蛛為主。
3、化學防治。
因其越冬場所復雜,在防治策略上應遵循“先治田外,后田內”的原則,防治成蟲應在田邊、地頭、渠邊等寄主植物上防治成蟲,并在田間、地頭、渠邊等寄主植物上剛羽化時,或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,或50%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霧,藥劑要重點噴在雌穗周圍,噴藥時間嚴禁在中午高溫時作業,以防人體中毒,晚上10點后、上午9時前要避免玉米揚花期,或50%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噴霧。因害蟲有飛翔能力,必須按區域加強統防統治,才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。
今天給大家分享玉米雙斑螢葉甲的注意事項,希望你學以致用,做好玉米雙斑螢葉甲的防治工作,收獲一份豐收的喜悅。
文章排行
- 蟑螂基本知識簡介
- 蝗蟲是益蟲還是害蟲?
- 家庭中好用的滅蟲小知識,池州殺蟲|林盾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
- 如何清除四害?林盾蟲控“四字訣”教你高效除四害
- 老鼠基本知識簡介
- 蚊子基本知識簡介
- 蒼蠅基本知識簡介
- 螞蟻基本知識簡介
- 白蟻基本知識簡介
- 跳蚤基本知識簡介